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網站功能選單

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

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
第1張-戴聖、共1張圖片

戴德 、戴聖

戴德,字延君,河南梁人,戴德與姪子戴聖是西漢中期朝廷的禮學大家。戴德、戴聖都是后倉的學生,共同學習自漢初高堂生所傳承下來的《士禮》十七篇。(相當於《儀禮》)漢初高堂生講授《士禮》,後來有蕭奮傳《士禮》給孟卿,而孟卿再將此書傳授給后倉與魯閭丘卿。有人主張古本《禮經》原有五十六篇,而后倉僅挑選當中十七篇,其餘三十九篇交付書館保存。后倉為了解說這十七篇而作《后氏曲臺記》,並將十七篇的內容分別傳授給戴德與戴聖、聞人通漢、慶普。戴德後來將所學傳授給徐良,戴聖則授橋仁、楊榮兩人。后倉所傳四家,除了聞人通漢最後未立學官之外,其餘的慶氏《禮》、大戴《禮》、小戴《禮》皆在漢宣帝時正式立為博士,其中對於後世禮學發展影響深遠者,又以戴德、戴聖兩人為最。主要原因在於兩人的著作──大小戴《禮記》皆通行於後世。
      有關戴德所編的《大戴禮記》與戴聖所編的《小戴禮記》兩部書的由來,我們大致可以這麼理解:《古禮記》二百四篇(也有學者主張當為一百三十一篇)本來是孔門七十子後學習禮過程的課堂內容記錄。流傳至漢代時,戴德從中挑選了八十五篇,戴聖從中挑選四十九篇,各自編輯以配合講授《儀禮》時使用。但是也有人主張,戴聖是從大戴本的八十五篇當中刪去部分篇章而成四十六篇,其後東漢經學家馬融又增補了三篇,成為現今所見的四十九篇《小戴禮記》,兩種說法雖然有所不同,但是可以看出大小戴《禮記》的內容與先秦以來的儒家禮學傳統,有著深刻的聯繫。因此這兩部經典是我們探討先秦、漢初儒家禮學發展時,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!
      由於戴德、戴聖在官學中教授的本子並不是《禮記》,而是《儀禮》,因此我們也可以對照一下雙方對於《儀禮》篇次安排上的差異:
      戴德:1士冠禮 2士昏禮 3士相見禮 4士喪禮 5既夕禮 6士虞禮 7特牲饋食禮 8少牢饋食禮 9有司徹 10鄉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飲酒禮 11鄉射禮 12燕 禮 13大射禮 14聘禮 15公食大夫禮 16 覲 禮17 喪 服 
      戴聖:1士冠禮 2士昏禮 3士相見禮 4鄉飲酒禮 5鄉射禮 6燕 禮 7大射禮 8士虞禮 9喪 服10特牲饋食禮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1少牢饋食禮 12有司徹 13士喪禮 14既夕禮 15聘 禮 16公食大夫禮 17覲 禮
      這反映出戴德、戴聖對於《儀禮》看法的差異,其中戴德的看法基本上合於《禮記‧昏義》所說:「夫禮始於冠,本於昏,重於喪祭,尊於朝聘,和於鄉射,此禮之大體也」,但兩者的意見皆未被鄭玄注《儀禮》時所採用,不過即便如此,戴德與戴聖的禮學思想依舊透過大小戴《禮記》而流傳至今。

撰稿人:劉柏宏
圖片來源:國立故宮博物院
網站滿意度調整